环境工程(082502)专业(专升本)

发布时间:2022-04-08浏览次数:3092设置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环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扎实的环境工程学科理论基础,具备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在环保公司、城市建设、政府部门、规划部门、设计单位、教育等部门胜任水、气、固、污染场地等方面的污染调查、评价、预测、防控、修复、设计和管理等生产实践或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知识

1.公共基础知识:夯实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2.专业知识:掌握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化学、环境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水处理、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制等的基本原理、方法及设计技能;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管道工程(含泵站)、环境工程概预算与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3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中英文应用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掌握信息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

4现代相关知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规程;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动态,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二)能力

1.应用知识的能力:能综合运用工程数理基础知识和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在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能够进行环境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2.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通过继续学习或其他途径更新自己的知识,及时了解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3.创新的能力:能够跟踪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具备工程创新能力,能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本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

4.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化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开展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5.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交流、项目管理能力。

(三)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辨别是非、善恶能力;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文化素质: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

3.专业素质:具有环境工程的治理、设计、施工能力;具有分析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具有对环境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能力。

4.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具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及生存发展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魄。

(四)岗位能力与配套课程设置

1.污染治理技能及研发: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化学,环境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制,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水处理,室内空气污染与净化技术,环境工程创新性实验,毕业论文(设计)。

2.污染治理工艺设计:AutoCAD,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管道工程(含泵站),毕业论文(设计)。

3.环境工程项目施工运营及管理:电器仪表及自动控制,土建工程基础,环境仪器分析,管道工程(含泵站),毕业论文(设计)。

4.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环境工程概预算与经济分析,毕业论文(设计)。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本专业学制为三年(业余),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两年半至五年)。学生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条件下,可延长修业年限,延长期不得超过两年。具体规定见《上上海理工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办法》(上理工〔202017号)


四、主干课程

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给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建筑给排水工程。


五、学位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2)、毕业论文(设计)。


六、毕业与学位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计划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并符合各项要求者,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上海理工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管理办法》(上理工〔202132号)等学校有关规定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工学学士。

返回原图
/